被放大的“毛病”:中国留美学生成为教学负担
中国留美学生成为教学负担?近日,当地教授的吐槽,再次让美媒放大了中国留学生的“毛病”。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纽约大学中国史教授卡尔说,她需要修改备课内容,以让中国留学生听懂。她认为很多中国学生“完全没有做好留学准备”,“他们几乎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很难达到分析思考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她不客气地说,很多中国留学生“能力极差”。
报道指出,美国大学吸引了破纪录数量的中国学生,留学生所交的学费帮助其改善自身经济状况,但中国学生的语言、文化隔阂成为他们融入美国大学的一个问题,甚至成为教学负担。
不过,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及中国留学生今晨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并不认同报道内容,称适应不同的文化和教学方法,往往需要花费数个月时间。留学生告诉记者,美媒从所选学校来说有失偏颇,存在夸张成分。
教授吐槽
要么一言不发要么说不清 中国留学生学习吃力
报道称,不少教授表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要么一言不发,要么提问时语言表达不清,不知道他们到底想问什么。而中国留学生也觉得学习非常吃力,有的教授对他们的提问已感到不耐烦。
俄勒冈州立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在4年时间里翻了一番。该校商学院会计专业是中国学生最集中的专业之一,中国学生人数远超过美国学生。来自北京的张玲媛(译音)在俄勒冈州立大学读商业系。她去会计课时发现,教室里15个学生里有11人来自中国。一位教授担忧地表示:“我是坚持原来的教学目标还是进行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学生?”
此外,报道讲述了22岁萧竖天(译音)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念书的场景,他感觉自己几乎没有离开中国:他与三个中国朋友合住一个公寓,上课时与几个中国学生坐在一起。然后,与一个中国朋友去健身,再到图书馆念书到深夜。萧竖天说,他有一天只讲了两句英文。最长的英文是Chipotle(墨西哥快餐连锁店)、Double chicken(两片鸡肉)、black beans(黑豆)。
报道指出,美国大学需要钱,招收更多留学生成为美国高校最简单粗暴的一种“赚钱”方式。而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教育学院统计,去年美国从全球招收了97.5万名学生,比上一年度增加三成,其中将近三分之一为中国留学生。
报道称,中国留学生涌入美国大学,起先对双方很有利。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有一张美国大学文凭是一种光彩,而对于美国大学,有中国留学生就是能够收取高于本地生两倍至三倍的学费。
报道称,一些大学正在考虑提高录取标准,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可是这样做有利有弊,有的大学把托福分数从80分提高到100分后,国际留学生的入学率下降了25%。
中国留学生适应不了美国授课?
校方:绝大多数都能顺利调整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国际学生服务部主任马丁·麦克法兰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伊利诺伊大学对有如此多的中国学生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对校园有着非常棒的贡献。
麦克法兰表示,美国的教学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大学系统,可能有着更多的讨论、辩论,而与教师意见不同通常也都是被鼓励的。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可能一时很难适应。但是每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有些许差别,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调整适应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麦克法兰称,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能非常好地应对这种“转换过程”。尽管这其中总会有一个调整期,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面对不同的教育学术体系他们准备得非常好。在麦克法兰看来,中国留学生学习非常专注刻苦,并对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有着强烈的欲望。
麦克法兰告诉记者,伊利诺伊大学并没有出现专门为中国学生调整课程内容的做法。尽管学校老师也会经常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更好地适应这一多元化的学生队伍,但是讲座和课程并不会因为某个具体国家的学生而进行修改。
- 上一篇:上一篇:北京人事考试首次“刷脸”入场 可解决替考问题
- 下一篇:下一篇:习近平: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